澎湃新闻获悉,守正见真——金尚义素描艺术研究展近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展厅展出,展出著名艺术家金尚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作的素描作品。展出作品以时间为主线,贯穿60多年,连接金尚谊的艺术生涯。谈到对素描的理解,金尚义说,我们对素描的研究是对西方造型艺术体系的研究,素描是西方艺术体系的基础。
展览现场
展览以初始结构、实践结构、兼容性、心与手、人与手稿五个部分,系统地梳理和展示了金尚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作的素描作品。展览作品以时间为主线,贯穿60多年,连接了金尚义先生的艺术生涯。
数以百计的纸质素描作品,包括人物肖像素描、手稿和草图,详细而清晰,重点反映了金尚义先生的基本艺术面貌、思想背景和演变过程。正是从现代中国的角度来比较欧洲现实主义、中国水墨传统和西方古典绘画,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绘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指导。
素描作为一种从西方引入中国的艺术类型,已经持续了100多年。如何面对素描,注重素描已成为解决油画素描甚至创作实际问题的关键因素。
《素描的意义》座谈会现场
展览开幕时,以素描的意义为主题的研讨会以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在展览现场举行。研讨会上,中国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金尚义、中国艺术研究所油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导师杨飞云讨论了金尚义素描的意义、素描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以及素描对中国绘画造型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金尚谊在座谈会上发言
谈到对素描的理解,金尚谊说,素描是油画艺术造型的基础。素描是西方造型艺术体系的基础。要了解西方的艺术体系,就要从素描入手。由于西方系统的抽象美来自写实,素描作为基础的重要性体现在这里。假如不懂写实,就不知道油画中的抽象美是什么。因为传统和现代是一个系统,但表达方式不同,风格不同,判断其质量的标准是相同的。抽象艺术不能完全脱离对现实的理解,因为基于素描的现实オ抽象美是可能的。
展览总策划人杨飞云认为,金尚谊先生的每一幅优秀素描和油画作品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包括先生的艺术思想、教学讨论和对造型原深入思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经过策展人和学术团队的精心梳理和策划,本次专题展览清晰系统地展示了金尚义先生纯洁典雅的高水平艺术背后的绘画精髓,理解决定其绘画质量的原则。如今,有些人把素描视为初级练习,而忽视素描的造型原理是达到艺术水平的根本保证。同时,让我们看到素描也包含了除色彩以外的所有绘画。希望展览能给热爱油画的探索者以有价值的启示,给渴望艺术品质的画家以深刻的启发。
展览现场 素描稿《昆残》 1999年 32cm×23 cm
研讨会以金尚义先生的素描作品为契机,探讨了素描的内在意义和建构理念,以及油画、版画、中国画等艺术类型的结构关系。由于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可以解决除色彩以外的所有问题,因此从基础开始探索素描问题,对未来的艺术继承和发展也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同时,好的素描也会为油画创作提供必要的营养,更直接地提高艺术涵养和品格。
展览海报
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北京金尚谊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由云艺术博物馆主办,展览持续至10月30日。
参展作品选登
人物篇
老大娘 1962年 39.5cmx27.5cm
渭南朱东来像 1964年 39.5cmx27.5cm
戴帽子的小高 1967年 39.5cmx55.5cm
白珍 1973年 52.8cmx39.4cm
藏族女孩 1978年 44cmx38.8cm
牛晓彦 1980年 38.6cmx26.8cm
人体篇
坐着的男人体操 1957年 58cmx76cm
男人体背影 1957年 78cmx54cm
人体素描七 1978年 28cmx39cm
风景篇
京城西郊 1953年 27.5cmx19.7cm
乌鞘岭工地写生十三 1954年 27cmx39cm
乌鞘岭 1954年 27.4cmx39.5cm
通过鬼门的索桥 1956年 27.5cmx39.5cm
创作草稿篇
素描稿《医生》 1987年 35.5cmx31.5cm
《医生》素描稿(邵孝洪素描头像) 1987年 39cm×27cm
素描稿《画家詹建军》 1994年 17cm×24cm
素描稿《画家詹建军》 1994年 39cm×27cm
素描稿《画家黄宾虹》 1995年 17cm×24cm
素描《晚年黄宾虹》 1996年 31cm×27cm
(本文综合自艺术中国和艺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