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特罗·阿尼戈尼 (Pietro Annigoni1910-1988 ),意大利画家。他的艺术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油画、壁画和素描技巧,融合了现代生活主题,展现了扎实的技艺和戏剧风格。
他出生在米兰,1925年因父亲事务搬到佛罗伦萨。同年,他进入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
安尼戈尼喜欢意大利历史悠久的传统造型艺术,同情并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用炮火中的城市街景画了一组画,抗议法西斯暴行。
首届个人画展于1932年举行。1947年,他参加了《现代现实主义画家宣言》的签署。1949年后,他前往英国、美国、印度和非洲,为英国和美国的著名人士画肖像,如蛋彩画《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伦敦国家画廊)。
那种细腻扎实的手法,丰富生动。他还擅长制作大型宗教壁画,佛罗伦萨等地都有他的作品。其中,10幅壁画(1972~1973),如《下十字架》、《复活》等。在数皮斯托亚圣母院最著名。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石版、铜版和雕塑。
素描线条流畅,
肯定,生动,有现代气息
又蕴含着传统内涵。
阿尼戈尼的素描充满激情,
精力充沛,情绪饱满,线条奔放流畅,
大胆而必须一气呵成,
它蕴含着传统的内涵和修养。
阿尼戈尼采用综合技术
使他的素描与他的油画一脉相承,
他的素描很值得借鉴。
从他的早期素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以达·以芬奇为代表
传统的佛罗伦萨素描技法和风格,
用线条造型,注意中间色层的变化,
准确、细腻、优雅。
相关内容: